暑假期间,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为主题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学院团委组建17支实践团结合时代热点与学校专业特色,深入乡村、社区、红色教育基地、生态保护区、企业一线开展理论宣讲、实践考察、志愿服务活动,引导青年学生上好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切实提升学校实践育人实效。
以青年之声,传播创新理论,弘扬传统文化
各实践团精准聚焦社区居民、乡村群众、青少年、老龄群体及景区游客等多元受众,围绕党的创新理论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开展主题宣讲30余场,直接惠及群众3000余人。“‘青’听热爱,共赴征程”理论宣讲团走进盐城市兴城社区、康年养老院等地,针对社区网格员、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精准施策,以青年特有的鲜活话语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、入脑生根;“绿野逐梦”实践团深入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、大纵湖旅游景区等地,向当地居民与往来游客生动传递生态文明理念,树立携手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;“匠心筑梦”实践小分队奔赴盐城市阜宁县,走访铝编、面塑、红色油坊、阜宁大糕等非遗项目,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,在探寻指尖技艺与文化根脉中,激励广大青年传承“工匠精神”、厚植文化自信,走好技能报国之路。
用青春脚步,丈量祖国大地,厚植爱国情怀
各实践团以实地寻访、人物访谈为纽带,在重走红色道路中触摸历史温度,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信仰根基,在感悟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。“探阜研红”实践小分队走进阜宁红色村庄停翅港村,青年们踏着青石板路穿梭于党群服务中心、田间地头与村民社区,探寻红色资源如何转化为驱动乡村振兴的“热辣滚烫”的澎湃动能;“追寻红色记忆”实践团奔赴新四军纪念馆、五条岭烈士陵园、盐南烈士陵园,在泛黄的史料、斑驳的勋章与无声的纪念碑前,聆听烽火岁月里的英雄故事;“红色传承”实践小分队前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,在苍松翠柏间缅怀浴血奋战的英烈,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,化为勇担使命的奋进力量。
以青年本领,促进乡村振兴,服务基层群众
实践团结合各学院专业特色,让青春本领在基层实践中绽放专业光芒。“爱心惠民”实践小分队组织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,走进海安市李灶村,为村里的老年人群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数字盛宴”,志愿者们手把手教老人操作出行导航规划路线、在线预约挂号就医、轻松玩转网络购物、熟练使用社交软件联络亲友,用耐心与专业帮老人们跨越“数字鸿沟”;“乡村振兴,盐途有我”实践团以亭湖区正东村为调研样本,建筑学专业学生带着测量仪器深入田间地头与村落街巷,精准分析新型社区风热环境对村民生活舒适度的影响,凭借专业学识为优化人居环境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;“探寻农村新质生产力”实践小分队走进学校杰出毕业生、党的二十大代表李敏的家乡沭阳县新河镇,聚焦电商直播技能如何赋能农村新质生产力,通过与当地农户、电商从业者深入交流,细致梳理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,积极探寻破局策略,让专业智慧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用青年脉搏,感知就业前景,矢志技能成才
供需对接就业调查团以实地走访企业为纽带,引导团队成员在与市场“零距离”接触中校准职业航向,结合学业根基、性格特质、兴趣专长规划职业生涯,在实践中锤炼能担重任的过硬本领。“供需对接 双向奔赴”实践团走进射阳港零碳产业研究院、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等,队员们在生产车间看技术迭代、在研发中心听行业趋势,沉浸式感受产业发展脉动,让就业核心竞争力在实地认知中持续提升;“问道新北”调研小分队聚焦“探访吸青路”主题,组建跨学院联动团队,奔赴常州新北区企业聚集区,深入智能制造、汽车与交通领域企业探访,与在岗实习的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,在解读常州引才政策、体验青年驿站服务中,解码不同区域吸引青年人才的“吸青密码”,探寻助力学子驰骋就业赛道的“就业妙招”,让职业规划更贴合市场需求与区域发展大势。
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jGLu7bPT1pIgcxqjJawCg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Ob9UeJRb6kvflrK5yn9Vg